第一章        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我們可以確定,多元會帶來一些像是語言障礙、做事方法不同等困難,往往讓人困惑,惹人惱怒。可是我們是那種「腦容量大」的物種,學習力快,適應力強,所以跟不同於自己的人相處,應該不是什麼解決不了的大困難。(10

 

差異,不只意味著多樣而已。差異,還成為包含我群、排拒異己的基礎,(10)差異,被用來成為特權的基礎,這個特權,包括將每個人都應有的尊嚴,只適用於特定人的身上;這個特權,甚至極端到決定誰該活,誰該死。(10-11

 

不公不義、痛苦煎熬所帶來的內部分化及仇恨,會削弱社區或組織的凝聚力。(11)有些組織意識到,在工作場合,應該要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所作所為能被充分接納,廣為尊重。(11)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大家非常不願意討論特權,特別是那些身處特權位置的人。(11)人們通常不會檢視現實狀況,而是陷入兩種困境:一種就是陷入那種罪惡感、責怪他人、防衛自己的循環,另一種就是完全迴避討論特權這種議題。不論是哪種方式,原有破壞人們生活的這種型態,以及所造成的後果,都會持續。(12

 

人們思索事情時,總是傾向個人化。(12)個人主義使得我們彼此隔離,促發分離你我的競爭關係,阻礙社區意識(那種同舟共濟的感覺)的發展。也影響我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的方法。(12)在美國,個人主義得回溯到十九世紀,或是來自更早的歐洲啟蒙時期,個人主義當然是一種現代主義式的思考。在此時期,個人的理性心智被認可,而且理性心智的地位提昇,與宗教和上帝分離,甚至超越宗教與上帝,佔據主導地位。(13

 

心理治療不只是改變個人內在的模式,更逐漸成為改善世界的管道。如果有夠多的人透過心理治療來變好,那麼這個世界也就會自動「康復」。對於貧窮或是都市變得惡質這種社會問題的解決方式,就變得要從個人問題的累積來著手,而不是當成集體的問題來處理,(而是要)一個一個人來。(14

 

我們首先就是要能相信我們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著。(15)是先出現「個人」這種想法,然後我們才會把自己看做是個人。(15)我們更認為社會環境本身就只是個人的集合:社會就是一堆人組成的,一堆人在一起就形成了社會。要以解社會生活,我們只要理解個人的心理世界就可以了。(15

 

把一千棵樹橫灑在北美洲的大平原上,你看到的只會是一千棵樹。但是把同一批樹緊密地聚集起來,你就有一片森林。(15-16)必須瞭解樹與樹之間的關係,才能明白森林之所以成為森林的原因。(16)要看人們彼此的關係,這就是社會學的核心。(16

 

我們總是在一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參與著社會生活,如果我們要瞭解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對人們的影響,我們就必須瞭解那個大一點的世界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在其中參與。(16

 

社會生活指的就是,這些社會體系以及人們參與其中,與其產生關連的方式。(18)我們即使不是社會體系的一部分,我們仍能參與其中。(18

 

所謂關鍵區別,就是表示只有一堆人並不構成社會體系,社會體系也不只是一堆人而已,如果我們忽略這點,就很容易用錯力氣來解決問題。(18)這種把社會體系只當作一堆人的想法,使得那些特權階級的人,會在別人譴責這個社會的種族主義、性別歧視、階級主義時,覺得自己好像受到攻擊。(18

 

社會體系指的不只是我們如何參與這個社會,指的還有更多。作為一個人,我可能是身不由己的身處於這個社會體系,也必定受到這個體系的影響。不過,這個體系要如何展開運行,還是需要一些條件,包括我選擇要如何參與這個體系。(19)要超越罪惡感,來思索自己如何能夠造成一些改變,就必須瞭解社會體系不等同於我,我也不是社會體系的本身。(20

 

如果我們就是遊戲本身,我們就可以任意改變遊戲規則。可是,我們對於遊戲或是體系我們不會如此看待。我們會把遊戲或是體系,看做是外在於我們的一種系統,所以不是我們說改就可以改的。(21-22

 

人們參與社會體系,會發生什麼事:一是系統本身,以及它運作的方式,另一是人們不時身處其中,通常會有的作為。(22)是人,使得社會體系「能夠運作」如果缺乏人的參與,社會體系就是徒有想法的空殼子。(22)一個社會充滿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可是若要種族主義或是性別歧視確切發生或是不發生還需要人們真的對其他人有一些作為。(22

 

關於體系這部分,體系會影響我們作為參與者的想法、感受或行為,靠著就是鋪陳出這些阻力最小的路。任何時刻,都有無限多種的事我們可以做,可是我們通常都不會這麼想,而只看到很有限的幾種可能性。這些可能性的多寡,端看我們參與的體系為何。(22)這不是表示我們就是會一直從眾,只有當從眾比不從眾阻礙更小的時候,我們就會如此做。(23)一個體系中阻力最小的路,在另一個體系卻會遭逢較多的阻礙;社會學家把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稱作「角色衝突」。(24)社會體系跟人以一種互動的方式牽連。人使得社會體系發生,社會體系鋪陳阻力最小的路,決定了人參與體系的方式。(24

 

若要瞭解社會生活,目前主流的的那種個人主義式的觀點,並沒有太多用處。我們任何所作所為,都非空穴來風,每件事都是其來有自。(24-25)只看個人,我們是無法摸清楚社會體系的來龍去脈的。(25

 

注意到社會體系如何用作,如何影響身處其中的人,才能幫助我們解釋自殺率的問題。(27)就社會學的解釋來說,自殺率是描述某個社群或是某個社會的數字,而不是特定個人的情況。(27

 

檢視個人狀況,固然可以幫助解釋何以某個人會自殺,但卻不能解釋為何社會體系中存在著某些自殺的類型。要解釋這些類型,我們必須檢視人們的感受與行為,這些感受與行為與社會體系的關係,以及這些體系運作的方式。(28)我們如何以社會學的核心概念,來探查這個比我們自己範圍更大一點的外在情境,看看這個外在情境如何影響人的選擇。(28

 

光看體系,好似看到什麼很一致的東西,可是體察身處其中的人,我們又會看到其他完全不同的面向。(29)人不等同於社會體系,社會體系也並非就等同於一堆人,這意味著參與社會體系的人未必是好事壞,才能產生善終或惡果(30

 

每個人都應當受到尊重(33

 

我是痛恨自己,還是痛恨世界?其實我不知道,對於自身的環境充滿不屑,我一直想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去,但是,我要如何定義一個「更好的地方」?因為我一直很不切實際要去尋找心目中的世界,因為我總是認不清事實,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走上我所夢寐的那條路,遇見我所夢寐的那個人。我很不豁達,很沒有肩膀。

 

社會學讓我意識到,我正身處在比我範圍大一點的環境中,這個世界並非我所創造,這使我不會為這些社會問題感到罪惡自責,這畢竟不是我的錯。社會學也同時讓我瞭解到,對於如何參與這個社會,我是如何在做選擇,而我的選擇又帶來什麼效益,為什麼會有這些效益。(33

 

問題在於,社會生活並非只是眾人個人特質與行為的壘加結果,因為個人特質與行為也是參與種種社會體系所塑型的。(34)個人主義式的模式不會有用,因為個人式的解決之道,往往是為了個人的需求。(34

 

若非人們不時的做改變,社會體系也不會改變;而且若只靠個人式的改變,並無法撼動社會體系。(38

 

社會體系是一種持續竟型的過程。人們有所行動,想要讓體系運行,體系也不斷地改頭換面,推陳出新。(39)因為我們在每個體系所佔據的是不同的社會位置,我們經驗也會大不相同。社會體系給予我們不同的形塑力量,不同的限制,我們參與的方式也會不一樣。(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ple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