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聽說一個消息,
舊書店中,褚威格的書只賣十元,
說真的有心痛到。
我會很開心只花十元買到一本好書,
但我也會很難過他僅值十元。
我會慶幸省了荷包,也會痛心文明的廉價。
而反過來說,
因為褚威格的時代正值希特勒之時,
所以他的書具有文學的時代價值,
只是我們應該怎麼表達他的價值呢?
用金錢嗎?
那我們是在消費文明嗎?
因為文明被包裝,被銷售。
我們應該怎麼認定所謂的「價值」?
曾經在東海發現一家舊書店,
老闆很有趣,賣的書都很便宜,
而更令我意外的,是有一個學生進來逛了逛
從架上拿起一本書,又從背包裡拿出一本書,
說:「老闆,我要換這本。」
老闆看了他一眼說:「好阿,就擺著吧。」
學生就留下自己的書,走了。
老闆有朋友來訪,說:「你會虧本的。」
老闆說:「不會啦,孩子們自己知道那本書的價值。來!喝茶!」
如今那間書店關了,而最初的畫面就一直停留在我心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