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歐洲來看來看中國,20TH文學的一些問題(筆記、思考)

主講人:德國波昂大學漢學系系主任 顧彬教授

1. 文學應該從文學的本質來看,而不是政治。
2. 49年以前之所以有高水平的中國文學,是因為49年以前的作家都會一個(以上)的外語。
3. 因為,不會外語,作家只能透過譯本來瞭解外國文學。故掌握外語可以創造出好的作品。
4. 一個人若不會外語,只會母語,他形同不會任何語言,因為透過外語,我們可以明白彼此語系的不同。
5. 如果不能從外面來看自己,就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6. 翻譯是一種藝術,在德國,作家也常常是翻譯家。
翻譯是文學的再創造。他可以補救原文的漏失。
7. 中國作家用英文寫作,也屬於中國文學嗎?(如林語堂、巴金)
8. 49年以前的作家,因為政治因素,只能用日語寫作,日後將其翻做中文,卻說是「原文」,顧彬教授認為這是荒謬的。
9. 49年以後,出現了一個觀點:學習外與會破壞母語。顧彬教授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就他本身的經驗而言,用中文語法從事德語的寫作,是可以提高自己本身的德語水平。
筆者按:用兩種不同語系的語法寫作,可以建構一種陌生的情境。
10. 楊鍊(?):『所有翻譯城外語的譯本,就已經成為了外國文學的一部份。』
11. 為了自己(寫作的)命運和前途,中國作家至少要掌握一個外語。
筆者按:所謂現今社會的熱門作家,是不是出不了國門?網路作品等於是文學嗎?
12. 是外國的漢學家破壞了中國古典文學在世界上的地位。
13. 文人相輕
真正的作家,一輩子都在寫作。
14. 對岸的「寫作」,是玩兒、是遊戲。
15. 作家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精神世界。
16. 中國的作品缺少「自己的聲音」,何謂「中國的聲音」?
每個國家都應有「自己的道德」異己份子!「知識份子」應不畏權勢!(鹿老師和丁老師即是。)
17. 中國作家總是在撻伐,沒有勇氣面對自己。
筆者按:也是台灣嗎?
18. 媒體只要轟動一時的事件,高行健能得到文學獎,是因為他公開表示其政治立場。文學獎是可以用政治立場左右的。高行健的中國,是「聽說的中國」。
19. 什麼是「中國作家」?用中文寫作的人就是中國的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ple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