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情懷的程度自然會因人而異,正因為單純喜歡夢想,才會在吹熄生日蠟燭時大聲祝願世界
和平,相信人人終會有實現幸福的一天,且也正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才有可能勇於接受這個
事實--錢少,事多,離家還真的有點遠。(40)
*勇於築夢的孩子,永遠不會感到孤單,當夢想起飛的同時,世界都將隨之起舞。因為生命的本
質原就純粹,勇於觸及自我的內在樣貌,不斷挑戰自我的外在習性,唯有動機愈是單純,愈能
讓人堅持了下來。(41)
*如果總抱持著自己是來幫助對方的態度,一廂情願的認為我給妳的都是好的和對的,甚至因為
停留時間有限,便依照習以為常的方世界入當地既有的生活形態,但事實上,卻對當地民情文
化的理解根本就不夠透徹,且以高傲姿態指導當地人該怎麼做才好,那麼,不僅容易造成誤會
和傷害,甚至給當地帶來負面衝擊而不自覺。畢竟,自己是帶著強烈主觀的外來者,這並不表
示對方只能無條件接受我的一切。(56)
*對於所有人類而言,無論戰爭出於何種目的,戰爭所帶來的毀滅性破壞,都是殘酷無情與令人
悲哀的。且平民百姓總是被迫成為最大受害者。在現實生活中,武裝衝突沒有絲毫浪漫存在?
虛擬的戰爭場面,看不到無辜人民的苦不堪言。(103)
*世界一直都不夠美好,所以我們才要一同繼續努力。(164)
*自知不是個勇敢的人,即使我一直很喜歡金銀島的故事--勇敢的孩子乘風破浪尋找夢想的金
銀島。可能就是愈不勇敢的人,愈嚮往勇敢事蹟的開創;時常,面對挑戰的時候,我總會顯
現出怯懦和遲疑,也想著逃避。(216)
*留在泰緬邊境,我心底再清楚也不過,絕不是因為這裡的人很需要我,或是自己真能為這地方
改變什麼;而是自己更需要這群真誠的夥伴,需要在這塊異鄉土地上,繼續發掘和試探一份屬
於自己的生活節奏和生命態度。(217)
*一個自私自利不願付出的社會,不可能成為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反倒只會讓生長在這個社會
裡的人自艾自憐、沈淪墮落,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美滿。(221)
*原來,脆弱的是生長於安逸之中的自己,我試著接受自己力量始終有限的同時,將能夠找出在
失落中堅持的方法。走進世界,也是走入自己內心,我終於明白,這些人與這些事,一直在教
導我:毋須同情和憐憫,只要忠於真實的自己,用心傾聽內在的聲音,便能理解--
好好活著,從來就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233)
*青年志工的成長,是否來自於消費他人的苦難,汲取當地原就不多的養分?這聽來或許有些過
於沈重,但當這樣的自我質疑產生時,才使得我們千里迢迢到海外服務的行動呈現意義。發問
的學生後來這麼自我期許著:「如果當下的苦難是不能改變的,也許我們就只能拼了命從中學
習,以期在往後開創出什麼來。」(236)
*不同於走馬看花和蜻蜓點水的觀光旅遊,在為期數週的公益旅程中,青年是否真如許多宣傳文
宣或媒體報導所標榜,可藉由參與海外志願服務活動拓展國際觀和全球視野,深入接觸並瞭解
當地社區,以及貢獻己力改善當地困境?(250)
*所謂的國際觀並非僅為具備流利的英語能力,或一昧追求先進國家的高度文明,而是藉由接觸
人群和持續思索,意識到世界各地區的生活形態和所面臨挑戰,並將地球環境視為一個整體生
態,且關懷弱勢族群和人類全體命運的發展。(251)
*志工如果短暫停留,還期望融入當地已理解困境,期待短期協助能夠改變現狀,我想這不僅是
不切實際,更可能達到反效果。如今,許多關於國際志工的文本彷彿是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
」,充斥著浪漫動人的慈善語言,鼓吹著鄉愿式的善行無私,反倒隱含並滋生族群中心與英雄
化的優越心態,這些對於青年的自我探索並無助益,更遑論培養出真正的國際視野和人文素
養。(252)
*出走,並不是出國參加活動,當個志工,便算數了。
出走,可以是走向社區的街坊鄰居,前往臺灣偏遠鄉村,付出一份關懷和參與
出走的意義,在於勇敢走出自我設限的框架,堅定走向自己選擇的旅程。
出走的價值,是為了帶給所接觸的人們以及所深處的土地,一份實踐和感動。(256)
*歡迎光臨*
初來乍到請先到前往公告區喔!
下流的垃圾留言也太多的吧
因為時間有限我不想浪費我的時間做刪垃圾的舉動
下流的垃圾留言也太多的吧
因為時間有限我不想浪費我的時間做刪垃圾的舉動
- Nov 01 Sun 2009 10:49
書摘:《邊境漂流》(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