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很少看散文,因為要用散文寫一篇心得,很難。主題都不一樣,心得就會很多很多,多到無法結尾。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困擾,別人都是寫不出來,我是寫到不知道要怎麼停。於是,到了國中,我便學乖了,一本書總有一些篇目是特別有共鳴的,我就專挑了那些來寫。

曉風的書,我一直都想看,應該是說,我想看的書很多,但是閱讀的速度又不快,只好一直擱著。前一個禮拜,到圖書館唸書,便利用休息的時間,逛了逛書庫。我喜歡逛書庫,仔細的閱讀每一本書名,每次都會有意外的發現,《星星都已經到齊了》便是這樣找到的,沒有特別的目標,選定一個,以為緣分。

我困惑著世界的真相,有人說世界是善良的,有人說人性是邪惡的,有人感謝蠟燭為黑暗帶來光明,有人為蠟燭造成的黑影嘆息。在自序的時候,曉風說了一個故事,那是一個老人說「夢」的故事。在一般人的眼裡,那老人對別人說他的孩子都在國外唸書云云不是事實的說法,確實會成為鄉里間一個受鄙視的笑話。但是,曉風卻難過了,原來,單純的天倫是獨居老人口中遙不可及的夢。看到這裡,我也難過了起來。原來,多想一層,答案就不一樣了。.

第一輯的標題是「給我一個解釋」。一個解釋?這個標題似乎有點火藥味兒。讀了下去,才知道她想要的,是一個關於生命的解釋。其中,她不斷的提到,人的生命無法以數據證明,卻仰賴一張身份證明?確實諷刺。我想到老子的小國寡民。在一個小小的天地,沒有誰不認識誰,什麼證明都是多餘。但是,在這樣的世界,一個為了自己權力可以不顧一切、充滿了懷疑、人人都希望相信卻往往只能是希望的世界,即使荒謬,卻還是必須。

於是,她開始說起了生命,說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的胸中沒有偉大的壯志,但是,她願意花許多時間去關懷生命,人類、萬物。如果,人人都能夠從自己身邊開始關心,世界就會少一點冷漠,這是說教,所以曉風沒有這麼說。她只是寫下她的生活,讓讀者去體會一種態度。

二輯是懷舊的。對於家鄉的記憶,對於父親的懷念,對友人的懷念。遠鄉的記憶,因為時光的推移而更顯模湖,也泛了一片白光,好像夢境一樣,有點不真實,但又如此熟悉。一張張的特寫鏡頭,在腦海中被翻尋、重現、翻尋、重現……。於是,我們不停的緬懷過去,不停的,想要給故鄉一個定義,這樣的定義,不停的被爭論,甚至成為議題,直到連爭論的目的都被忘記。

一直讀到最後,我才知道書名的來由。那是取自於曉風遊蒙古的時候,寫下的旅途點滴。望著蒼穹,星羅滿佈,這才發現生命的豪奢。我想起小時候,有一次到竹山住宿,夜晚了哥哥帶我到隔壁的小操場看看星星,一抬頭就是一大片滿滿的!也許是小時候的目光吧,覺得什麼都壯美無比,此後,不管到哪一座山,我都無法再看見那樣的星空了。從那次之後,我也沒有再回到竹山,好像會有點兒畏懼,害怕再次尋訪的時候,不止找不回最初的星空,連童年都會失落。

『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的擁抱這荒涼的城市。』這是本書一直讀到最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這是曉風的寬容。我想起前兩天跟學長聊過,他覺得他自己是主流,但不會強迫我們接受他的主流。原來,這就是氣度。總會覺得有些人的氣質就是會有點兒不一樣,有些會過於刺眼,有些會有所敬畏,但不討厭。原來,這叫做寬容。學長說得雲淡風清,但是我知道有一些什麼被隱藏著,不是刻意的,而是不需言說,因為彼此都明白。

東吳中文的好同學們,即使有需要也不要盜去當作業唷!我已經交了。老師應該會知道你是仿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ple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