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生於1930年,四川人。出生後一年,即逢918事件(1931年)。緊接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余英時隨著伯父撤退到安徽官莊,直到1946年到上海,這九年的時間,余英時一直待在這座十分傳統的村子裡,村裡僅有一間私塾,沒有任何新式學校。余英時就其自身的生活經驗而言,認為在傳統社會講社會主義是沒有用的,因為大家都一樣窮,階級並不明顯。這樣的生活背景,奠定其一生的政治思想。

1949年,余英時前往香港探視父母,一念之差讓他留了下來,不再回到北京繼續學業。時值共產黨初掌政權,其雖未參與共產黨之政治活動,亦未受壓迫,然社會風氣仍然高壓,當其踏上香港地界之時,余英時忽然感覺到所謂「自由」。1950年,余英時進入錢穆先生創辦的新亞書院學習。其間,余英時嘗為雜誌寫稿,贊同「第三勢力」的建立。第三勢力,是謂在國共之外,再建立民主自由,以此,余先生入了「反政府」的黑名單。

1955年,余英時進入哈佛大學就讀,是其首次與現代教育接軌。其學問之淵博,令同儕不著稱其為Renaissance Man(文藝復興人)。是以在文藝復興時期,流行通才教育,造就了一批精通各種領域的知識份子,而余先生正如人文世界的「通人」,精通經、史、子、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研究,余英時瞭解,欲用西方思潮省思中國,是不合宜的,因其時代背景不同之故,如此削足適履,可視為一種文化危機,欲避免,則應思考如何重新建立文化之主體性。

在學習方法上,余先生主張應用「平實」的態度治學,並重視資料,重視證據,避免以過多的主觀影響史實,而欲以更多的客觀資料呈現之。其亦認為,史學要建構在科學的資料證據,是為客觀,史學亦要以藝術的直覺,把握時間次序,是為主觀,由客觀資料中,得到主觀結論,是故二者密不可分。而為時代(當代)的關懷,是史學的基礎,所謂歷史,是一種生命歷程的重新建構。

今余先生已經退休,在美國普林斯頓專事寫作。



(以上資料參考整理自公視【文化大師薪火相傳】系列之「府仰天地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ple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